地下管廊成本高 綠色債券挑大梁
2016年08月26日 來源:華龍網(wǎng)
【摘要】 近期,浦發(fā)銀行[1.23% 資金 研報]發(fā)行了第三期綠色金融債券,其中支持吉林松原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融資租賃保理項目20億元,支持云南保山市中心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11億元,成為本期投放項目中的亮點。
近期,浦發(fā)銀行發(fā)行了第三期綠色金融債券,其中支持吉林松原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融資租賃保理項目20億元,支持云南保山市中心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11億元,成為本期投放項目中的亮點。所謂地下綜合管廊,指的是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鋪設電力、通信、廣播電視、給水、排水、熱力、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!督(jīng)濟日報》記者了解到,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對于未來城市發(fā)展的意義重大。2015年8月,國務院辦公廳出臺《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》。專家表示,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,不僅可以優(yōu)化地下空間資源的利用,避免路面的反復開挖,還基本可以消除城市“拉鏈路”,保障交通的通暢,實現(xiàn)地下空間集約開發(fā)利用,提高地下空間的利用效果,并提升防洪能力。與此同時,還提高了城市基礎設施運營管理水平。但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成本相當高昂,綜合收益又主要體現(xiàn)在管廊項目本身以外的外部效應,導致管廊項目本身從經(jīng)營角度分析,基本入不敷出。那么,資金問題如何解決?浦發(fā)銀行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綜合管廊項目作為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的一種,介于非營利性設施(如敞開式公路等)以及營利性設施(如高速公路等)之間。根據(jù)國家鼓勵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(PPP)試點的市場化運作模式發(fā)展方向來看,可引入社會資本破解建設資金的難題,讓社會資本分攤一部分含盈利性的投資。比如,可基于項目的收益性特征設計投融資模式,通過構建現(xiàn)金流形成經(jīng)營性資產(chǎn),從而為后續(xù)融資提供便利。在項目設計階段,由銀行作為財務顧問,可為地方政府提供包括項目投資、建設、運營等模式咨詢、融資產(chǎn)品設計等咨詢服務;項目建設階段,融資機構可整合金融資源,為項目提供包括“股、債、貸”一體化的一攬子融資。據(jù)介紹,相比其他融資方式,綠色債券有著獨特優(yōu)勢。該負責人表示,一方面,綠色債券可以有效解決企業(yè)和銀行的資金期限錯配問題。如果銀行發(fā)行3年至10年的綠色債券,就可以明顯提升銀行對于中長期項目投放綠色信貸的能力。另一方面,綠色債券還能降低綠色項目的融資成本。譬如,某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測算的預期收益較低,只能依賴財政統(tǒng)籌安排,因此對融資成本要求較高。面對此管廊建設融資存在的難點,銀行就可以從項目的基本情況出發(fā),在確保未來還款安全的前提下,安排該市保障性住房發(fā)展建設投資公司提供相關的保證擔保,并在此基礎上設計項目融資方案,利用綠色金融債募集的低成本資金解決其融資難題。(經(jīng)濟日報記者錢箐旎)